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接着,徐世绩用刀割下自己大腿的一块肉,对单雄信说:“就让此肉随兄入土,也算是我没有辜负当初的誓言。”单雄信听了,毫不迟疑地将这块肉吞下,慷慨赴死。
有这么一句老话:“宁学桃园三结义,不学瓦岗一炉香。”瓦岗英雄最终没能兑现同生共死的承诺,而是各奔东西,甚至自相残杀。
徐世绩对李密的忠和对单雄信的义,是瓦岗军仅剩的最后一丝道义。
在大多数人的眼中,杨广是一个荒淫的富二代,是个昏庸的亡国之君:他弑兄奸母,残害忠良;他巡游无度,靡费奢侈;一生乱用民力,征发数千万人次,民不聊生。然而他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实干家:他平定陈朝,统一天下;他修建东都,迁都洛阳;他开疆扩土,平定吐谷浑,通丝绸之路,迫使突厥分裂;另外他的诗文更是一绝,被历代名家所称颂。
“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恶,但一罪也不能废百功。”评论隋炀帝,功就是功,过就是过,功不折罪,瑕不掩瑜。
杨广生前对教育非常重视,特别注意选拔人才。他在诏书中写道:“君民建国,教学为先,移风易俗,必自兹始。”为了能够更好地发现人才,杨广命令那些负责视察各州的官员,主动寻找文才出众,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,经过考察之后将他们送到京城。杨广安排专人组织这些读书人进行学术辩论,之后给他们排列名次。这样一来,很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从此走上了仕途。
杨广急功近利,葬送了江山,但千百年后,运河两岸的百姓仍然在享受他的成果。皮日休说:
尽道隋亡为此河,
至今千里赖通波。
若无水殿龙舟事,
共禹论功不较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